組織執行力要訣:快、準、狠
2014-1-21
今天,對于執行力的意義,已經毋庸多言;對于提高執行力的著眼點,因為人們對此問題的關切,也已經認識得比較全面。現在,需要我們關注的是:“提高執行力”本身的執行問題。譚老師強調的是,執行力不是一個表象問題,要達成“提高執行力”的目標,我們首先要找出執行力管理的根源——那些起到基因作用的要素,才能保證執行力的健康發育。
在實踐中,譚老師還總結了執行力不力的十大病因:一,推過攬功,不負責任;二,選人無方,用人不當;三,只重制度,忽視文化;四,管理不當,領導不足;五,目標不清,計劃不明;六,標準缺失,考核無據;七,只重指令,不懂溝通;八,事必躬親,不會授權;九,流程不暢,銜接不良;十,管控不力,獎罰不當。
請先看一個案例吧——
“在南方的某個城市,某跨國公司中國區高管在一幢摩天大樓的60層舉行一年一度的營銷年會,在座的80余人中,美方高管有50余人,剩下的就是中方的高級雇員。會議即將結束時,美國來的總裁突然站起身說:全體人員跟我一起跳下去,這個時候,空氣一下子凝聚起來,只見那50余人齊刷刷地站起身目光緊盯著總裁。中方雇員們慌了,也忙不迭地在椅子上挪起身子,驚恐地望著美方總裁,心說:這老頭瘋了!”
故事到此結束,培訓師說:我們姑且不說,他們是不是真的跳下去,簡單的測試卻折射出兩種文化體制下一種人文最本能的反映。譚小芳老師表示,在外企,絕對服從是第一,其次創新;在國內,同樣的要求卻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,老板在考慮員工怎么想的,員工在考慮老板想的對不對,其實,在企業管理的角度,既然崗位設置已經完畢,剩下的就是各司其職、各負其責。譚老師認為,執行力要的就是按時、保質、保量三個達標——
按時,是工作成果在時限上的要求。保質,是工作成果在品質上的要求。成果至少不低于標準值,不允許假冒偽劣、以次充好;保量,是工作成果在數量上的要求。至少要達到規定的數量,不允許偷工減料、缺斤短兩。譚小芳老師認為,提高執行力的關鍵在于每一名員工真正明確和履行各自的崗位職責,在其位、謀其政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形成執行合力。
1、提高執行力,各級領導要起到“領路人”的作用。
“領導”的職責無非兩條,一個是“領”,一個是“導”。所謂“領”,就是要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,不搞特權,充分發揮領導的模范和帶頭作用。所謂“導”,就是要在“領”的基礎上,把握方向和大局,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,糾正出現的偏差和錯誤,積極引導廣大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,促進企業的發展。
2、提高執行力,各級中層干部要切實發揮“橋梁”作用。
中層干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承上啟下、上傳下達,既要對上級負責,又要對下級負責;既要吃透上級精神,把領導的意圖完完整整地向職工傳達,又要結合實際,把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全面地向領導匯報。好的主管人才要能獨立思考及獨立行動,只要最少的指示,就能去執行工作。一位主管的主要責任是,指導他手下員工的活動——他們的工作。指導就是指示領導,因此好的主管人才,一定要像領導者一樣能統御及思考。
3、提高執行力,普通員工要充分發揚“蜜蜂”精神。
普通員工的本職就是落實,就是執行。要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、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,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學習,全面提高自身素質,充分發揚“蜜蜂”那種兢兢業業、任勞任怨的精神,扎實高效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不折不扣地落實上級精神。
譚老師的執行力培訓課程抓住了執行力的根本——隊伍建設、流程規范、提升士氣這個鐵三角,再加上“沒(mei)有(you)任(ren)(ren)何(he)借口(kou)”的(de)(de)(de)精神,沒(mei)有(you)任(ren)(ren)何(he)借口(kou)——體(ti)現的(de)(de)(de)是(shi)一種(zhong)負責、敬業的(de)(de)(de)精神,一種(zhong)服從、誠實的(de)(de)(de)態度(du),一種(zhong)完美(mei)的(de)(de)(de)執(zhi)行能力。我們需(xu)要的(de)(de)(de)正(zheng)是(shi)這種(zhong)精神的(de)(de)(de)人(ren),他們想盡辦法去完成任(ren)(ren)務,而不是(shi)去尋找任(ren)(ren)何(he)借口(kou),哪怕(pa)看似合(he)理的(de)(de)(de)借口(kou)。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回復 266335 到 家紡網 微信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
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
管(guan)理者該如何做好授(shou)權(quan)呢?這其中最(zui)重要的(de)就是(shi)權(quan)力和(he)責任的(de)統一。即,在(zai)向員(yuan)工授(shou)權(quan)時,既定義好相關(guan)工作(zuo)的(de)權(quan)限范圍,給予員(yuan)工足夠(gou)...

品牌,你夠個性么?
簡而言之,品(pin)牌(pai)就(jiu)是一種聯(lian)想(xiang)。身(shen)處大數據時代,我們每天主動或(huo)被動得到的(de)訊息并(bing)非不足,而是過量(liang)。那么(me),品(pin)牌(pai)信息或(huo)聯(lian)想(xiang)的(de)同(tong)質化(hua)...

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
在這個無處不品牌的時代(dai),無印良(liang)品卻在“淡化品牌”。“簡(jian)單”、“純樸”、“禪意美(mei)學”。品牌悖(bei)論的背后,卻贏得了無數擁(yong)躉。好...

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
很久以前(qian)各行各業提出“渠道為王”“決勝終端”的口(kou)號,這充(chong)分體現渠道建設、服務(wu)終端的重要性(xing)。服裝企(qi)業如(ru)何做好渠道規(gui)劃、控制...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