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高端,“動批”還批得動嗎?
2013-5-7
提著幾個黑色塑料袋,最好還能有個小拉車,看上喜歡的衣服一定不要喜形于色,裝作不經意地問一句,“怎么拿貨?”對很多年輕人來說,去“動批”拿貨,那是青春期的必修課。
但隨著城市發展,“動批”一類批發市場的處境正在發生變化。西城區展覽路街道日前完成了一份關于“動批”的萬字調研報告,稱未來“動批”將控制低端、引進高端,實現從商品檔次、經營業態、購物環境、交易方式的根本轉變,推動動物園周邊地區產業升級。未來將通過建服裝設計工作室、引進服裝設計名人、建模特行業工作室等,將該地區打造成北京服裝設計聚集地。這樣的規劃能否帶來真正的“業態升級”?對此,各方聲音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。
大家說
商戶說
“如果搬走,還能留住顧客嗎?”
上周五早7點半,在聚龍服裝批發市場里,林先生剛剛發送完一批牛仔褲。他已經在市場里做了7年,但這兩年的生意明顯不如以前,“人越來越多了,這幾年都不賺錢”。關于動物園要轉型走“高端路線”的事兒,林先生并不感冒:“不靠譜。都這么多年了,要改也不是一句話的事兒。”
不過,縱然市場不如早年景氣,商戶們還是對“動批”有感情。幾位商戶都表示自己買斷的是20年的合同,“租金不會漲,還是能做下去”。但如果市場轉型調整路線甚至搬遷,他們一時無法接受。聚龍商戶何大姐夫妻倆經營著一個六七平方米的小店賣包。“這幾年很費勁。利潤這塊兒經常波動,尤其是淘寶起來了,我們的生意更難做!”何大姐每天早上7點就要準時出攤,一天要站上10個小時。“這一行本身利潤就薄,再遇到愛砍價的顧客,賣個包費死勁了。”
但即使如此,對于她來說,聚龍里的這個小店仍然是唯一的生計來源。“如果搬走,還能留住顧客嗎?”何大姐說,她不希望市場有任何“突如其來”的改變。如果真到了那一天,“也許就只能回老家了吧。”
顧客說
“物美價廉沒了,動批就死了”
在“動批”,愛美的年輕人才能找到些購物的輕松。幾十元一件的小衫,不到百元的外套,滿眼都是;而在三站地之隔的百盛,應季服裝價格基本上都要四位數。
“如果物美價廉這個特色不在了,動批在我心里就死了。”今年32歲的魏小姐,從大學時代開始就是“動批”的忠實客戶。一有閑暇,她便起個大早,換上一身樸素的衣裳,背著幾個黑色大袋子去“拿貨”。動物園周邊的幾個市場都有相熟的商家,也總能淘到“價錢兩位數,賣相四位數”的好東西。
聽說“動批”的升級改造中有一項設想是打造“動物園服裝”的商標品牌,魏小姐感覺哭笑不得。“比如我身上穿著動物園80塊錢淘來的衣裳,被朋友認為能跟商場里800塊錢的媲美,這就有成就感。反過來可不行!我花800塊買一件‘動批牌’的衣服,這不是笑話嗎?人一看商標,還以為我80塊錢買的呢。”
鄰居說
“亂得不行,公交車都進不來”
上周五早上7點,“動批”一片忙碌。東鼎市場北面人行道上停滿了車,地上堆著打包的貨物。世紀天樂商場外也有不少攤販擺攤。公交場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世紀天樂與金開利德兩個市場之間的路況更加“亂得不行,拉貨的車到處都是,公交車都進不來”。
專家評
北京不缺高端商業
營銷專家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顧問李志起直言,他看了新聞報道之后,對動批“擬轉型高端路線”的升級改造前景并不樂觀。
“貿然高端化可能會影響人氣。”李志起認為,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,“動批”這種定位中低端的銷售業態,在北京的整個大市場環境下也有存在的理由,因為“市區里居住的并不一定是最有購買力的人群”。他甚至認為,對動批采取“一刀切”的升級轉型,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,“只顧眼前利益,忽視了市場的長期發展。”
“即使‘高端化’改造成功,會是什么樣子呢?類似新光天地,或是金源新燕莎MALL?但這樣的業態在北京已經有了,并且經過了相當長的市場培育。退一步說,即使改造成功了,動批周邊的停車條件、環境條件也和這些商場沒法比啊。”李志起說,他關注過不少類似的批發市場改造,但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。
政府要學會尊重市場
“‘動批’這個大市場如何發展,最應該征求‘當事人’,也就是商戶、老板們的意見。”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、商務部專家宋則看來,動物園周邊市場的形成“從來不是某個部門、某個領導在地圖上劃出來的”,而是出于市場自發的需求和規律。因此他呼吁:“有關部門不要動手動腳,越俎代庖地做決定,而是要尊重市場規律。”
先行者
萬通商城:“升級”遭遇品牌尷尬
2006年,北京要求二環內已有的小商品市場和各類批發市場逐步關閉或升級,并向三環外轉移,二環附近的官園市場、天意市場和萬通商城先后進行調整。
萬通商城開始“品牌化”,引入7-11和萬寧、耐克、阿迪等知名商戶。
在轉型一年后,萬通商城的銷售主體仍然是工藝品、玩具和文具等,新引入的商家雖然聚攏了人氣,但依然沒有給原有的商戶帶來多少客流;品牌入駐后還往往被客人認為是假貨,這令導購人員哭笑不得。
隆福寺街:多番改造也沒聚回人氣
上世紀90年代初,隆福寺街是整個北京最火的商圈之一。1993年,隆福大廈一場大火,讓這條街自此一蹶不振。
雖然經過十多年的反復改造重建,但隆福寺街卻再也沒“火”。2000年,隆福寺重新改造,定位小吃和服裝銷售,以失敗告終。此后改造成類似秀水街的服裝市場,或致力于經營紡織品也沒能成功。2003年,隆福大廈數碼廣場試營業僅支撐了一年就再次關門停業,宣告失敗。
新秀水:東西貴了人氣少了
當年守著樹蔭“撂地攤”的老秀水商戶,至今還經常回憶起當時的火爆場景。雖然不少商品真假難辨,購物環境簡陋,但那曾經是一個聞名世界的特色商圈。
“老秀水拆啦,新秀水進廳了。東西貴了,人卻少了。”雖然新秀水街商品豐富,但家住永安里附近的李小姐還是建議朋友“逛逛可以,最好別花錢”。
但隨著城市發展,“動批”一類批發市場的處境正在發生變化。西城區展覽路街道日前完成了一份關于“動批”的萬字調研報告,稱未來“動批”將控制低端、引進高端,實現從商品檔次、經營業態、購物環境、交易方式的根本轉變,推動動物園周邊地區產業升級。未來將通過建服裝設計工作室、引進服裝設計名人、建模特行業工作室等,將該地區打造成北京服裝設計聚集地。這樣的規劃能否帶來真正的“業態升級”?對此,各方聲音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。
大家說
商戶說
“如果搬走,還能留住顧客嗎?”
上周五早7點半,在聚龍服裝批發市場里,林先生剛剛發送完一批牛仔褲。他已經在市場里做了7年,但這兩年的生意明顯不如以前,“人越來越多了,這幾年都不賺錢”。關于動物園要轉型走“高端路線”的事兒,林先生并不感冒:“不靠譜。都這么多年了,要改也不是一句話的事兒。”
不過,縱然市場不如早年景氣,商戶們還是對“動批”有感情。幾位商戶都表示自己買斷的是20年的合同,“租金不會漲,還是能做下去”。但如果市場轉型調整路線甚至搬遷,他們一時無法接受。聚龍商戶何大姐夫妻倆經營著一個六七平方米的小店賣包。“這幾年很費勁。利潤這塊兒經常波動,尤其是淘寶起來了,我們的生意更難做!”何大姐每天早上7點就要準時出攤,一天要站上10個小時。“這一行本身利潤就薄,再遇到愛砍價的顧客,賣個包費死勁了。”
但即使如此,對于她來說,聚龍里的這個小店仍然是唯一的生計來源。“如果搬走,還能留住顧客嗎?”何大姐說,她不希望市場有任何“突如其來”的改變。如果真到了那一天,“也許就只能回老家了吧。”
顧客說
“物美價廉沒了,動批就死了”
在“動批”,愛美的年輕人才能找到些購物的輕松。幾十元一件的小衫,不到百元的外套,滿眼都是;而在三站地之隔的百盛,應季服裝價格基本上都要四位數。
“如果物美價廉這個特色不在了,動批在我心里就死了。”今年32歲的魏小姐,從大學時代開始就是“動批”的忠實客戶。一有閑暇,她便起個大早,換上一身樸素的衣裳,背著幾個黑色大袋子去“拿貨”。動物園周邊的幾個市場都有相熟的商家,也總能淘到“價錢兩位數,賣相四位數”的好東西。
聽說“動批”的升級改造中有一項設想是打造“動物園服裝”的商標品牌,魏小姐感覺哭笑不得。“比如我身上穿著動物園80塊錢淘來的衣裳,被朋友認為能跟商場里800塊錢的媲美,這就有成就感。反過來可不行!我花800塊買一件‘動批牌’的衣服,這不是笑話嗎?人一看商標,還以為我80塊錢買的呢。”
鄰居說
“亂得不行,公交車都進不來”
上周五早上7點,“動批”一片忙碌。東鼎市場北面人行道上停滿了車,地上堆著打包的貨物。世紀天樂商場外也有不少攤販擺攤。公交場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世紀天樂與金開利德兩個市場之間的路況更加“亂得不行,拉貨的車到處都是,公交車都進不來”。
專家評
北京不缺高端商業
營銷專家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顧問李志起直言,他看了新聞報道之后,對動批“擬轉型高端路線”的升級改造前景并不樂觀。
“貿然高端化可能會影響人氣。”李志起認為,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,“動批”這種定位中低端的銷售業態,在北京的整個大市場環境下也有存在的理由,因為“市區里居住的并不一定是最有購買力的人群”。他甚至認為,對動批采取“一刀切”的升級轉型,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,“只顧眼前利益,忽視了市場的長期發展。”
“即使‘高端化’改造成功,會是什么樣子呢?類似新光天地,或是金源新燕莎MALL?但這樣的業態在北京已經有了,并且經過了相當長的市場培育。退一步說,即使改造成功了,動批周邊的停車條件、環境條件也和這些商場沒法比啊。”李志起說,他關注過不少類似的批發市場改造,但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。
政府要學會尊重市場
“‘動批’這個大市場如何發展,最應該征求‘當事人’,也就是商戶、老板們的意見。”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、商務部專家宋則看來,動物園周邊市場的形成“從來不是某個部門、某個領導在地圖上劃出來的”,而是出于市場自發的需求和規律。因此他呼吁:“有關部門不要動手動腳,越俎代庖地做決定,而是要尊重市場規律。”
先行者
萬通商城:“升級”遭遇品牌尷尬
2006年,北京要求二環內已有的小商品市場和各類批發市場逐步關閉或升級,并向三環外轉移,二環附近的官園市場、天意市場和萬通商城先后進行調整。
萬通商城開始“品牌化”,引入7-11和萬寧、耐克、阿迪等知名商戶。
在轉型一年后,萬通商城的銷售主體仍然是工藝品、玩具和文具等,新引入的商家雖然聚攏了人氣,但依然沒有給原有的商戶帶來多少客流;品牌入駐后還往往被客人認為是假貨,這令導購人員哭笑不得。
隆福寺街:多番改造也沒聚回人氣
上世紀90年代初,隆福寺街是整個北京最火的商圈之一。1993年,隆福大廈一場大火,讓這條街自此一蹶不振。
雖然經過十多年的反復改造重建,但隆福寺街卻再也沒“火”。2000年,隆福寺重新改造,定位小吃和服裝銷售,以失敗告終。此后改造成類似秀水街的服裝市場,或致力于經營紡織品也沒能成功。2003年,隆福大廈數碼廣場試營業僅支撐了一年就再次關門停業,宣告失敗。
新秀水:東西貴了人氣少了
當年守著樹蔭“撂地攤”的老秀水商戶,至今還經常回憶起當時的火爆場景。雖然不少商品真假難辨,購物環境簡陋,但那曾經是一個聞名世界的特色商圈。
“老秀水拆啦,新秀水進廳了。東西貴了,人卻少了。”雖然新秀水街商品豐富,但家住永安里附近的李小姐還是建議朋友“逛逛可以,最好別花錢”。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回復 249994 到 家紡網 微信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
蓄勢待發!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!
盛(sheng)夏伊始萬(wan)物并(bing)秀。2022寧波(bo)國際(ji)紡(fang)織服裝供(gong)應鏈博(bo)覽會(hui)將于7月(yue)1-3日在寧波(bo)國際(ji)會(hui)展中心盛(sheng)大開展為(wei)華東地區紡(fang)織服裝供(gong)應鏈...

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,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
日前由中國紡織工(gong)業聯(lian)合會(hui)指導(dao)、《紡織服(fu)裝周刊》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(fu)裝年(nian)度精(jing)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(jing)英論壇上,河北(bei)瑞(rui)...

守望相助盡責任,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
近期,家紡(fang)企業陸續復工(gong)復產,中國國際家紡(fang)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(qie)關注企業的(de)復工(gong)情況,并與中國家紡(fang)協會一起,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...

一元開店,店聯盟全新上線
還在(zai)店里坐等顧客上門?還在(zai)發(fa)愁庫存壓力(li)?沒(mei)有(you)優質一手貨(huo)源?有(you)了店聯盟,以上問(wen)題(ti)統統幫您(nin)解決!店聯盟是什么?店聯盟擁(yong)有(you)多種...

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
近(jin)期,中(zhong)國輕紡城傳統市(shi)場(chang)家(jia)紡市(shi)場(chang)成(cheng)交(jiao)局部活(huo)躍,滌綸長絲類(lei)裝飾面料掛樣(yang)品種增加(jia),現貨(huo)上(shang)市(shi)場(chang)量局部性有所(suo)增加(jia),但部分中(zhong)小經營...










